HOT热门:

产品中心
联系方式

contact us

探访银川小修小补店——以匠心守店 大城小艺“燃”起烟火气

发布时间:2024-08-04 03:01:19作者: 环球电竞app下载最新

  “拉链坏了,去哪里修一下?”“鞋跟有点问题,想换一个。”“羽绒服上破了个小洞,想补一补再继续穿。”“附近哪里能配钥匙”……也许,正在读这篇报道的你,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。

  过去,在网络零售还不发达的时代,大多数人都保持着简朴的生活小习惯,出现衣服破损、鞋子磨破、拉链用坏的情况,出家门不远就能找到修鞋、配钥匙、钉纽扣、修自行车的“小修小补”师傅。如今,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,生活水平的提升,认知习惯的改变,裁缝店、修鞋店、补衣服摊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变少。“小修小补”这些老技艺,是打造城市便民服务的重要内容,在慢慢的变大的城市舞台中,不应缺少它们的踪迹。

  城市生活要有高品质的城市环境,也需要接地气的生活服务。近日,商务部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将积极地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,重点完善社区消费的供给设施,重点推动社区消费的场景创新,重点培育社区消费的市场主体。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,完善生活基本保障类业态和品质提升类业态,例如,让修鞋、配钥匙等“小修小补”规

  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,让适老化服务、休闲娱乐等设施更为丰富,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。

  那么,如何让“小修小补”真正回归百姓生活?城市的舞台中,又藏着哪些手工匠人、演绎着什么样的故事,他们又有哪些话要说?让我们跟着记者的脚步,去找寻那些藏在“小修小补”里的人间烟火气。

  在利群东路银川商城对面,一水的杂货百货商铺中,夹杂着一间不起眼的小店,门口的小音箱正卖力地吆喝着,“修鞋、洗鞋、修拉链、修箱包……”

  门外,是繁华热闹的城市老商圈,行人匆匆的脚步不时从店门前经过;门内,狭窄的铺子里,是65岁的郏政通老爷子坚守了大半生的事业——修鞋。

  “师傅,这靴子拉链坏了,能给换一个吗?”“师傅,这鞋跟有点磨偏,你看能给修一下吗?”“师傅,我这鞋垫坏了,咱们这能配上吗?”修了三十多年的鞋,顾客来到店里,郏师傅一眼就能看出来鞋子的“症结”所在。能不能修、修后能不能够达到完好如初的效果,需要用多少时间,老爷子瞥一眼就能准确地给出答复。

  郏政通是浙江台州人,1992年来到银川后,就和老伴一起在当时的新华街商城附近修鞋,这一干就是几十年。几年前,老伴回家带小孙子,如今就只有郏政通还一直坚守在这间小铺子里,为过往的路人提供修鞋的服务。

  促狭的店面,仅仅只有两臂之宽,除了为顾客放置的两把椅子和一个坐柜外,其余的地方都是郏师傅的工作区,打磨机、手摇补鞋机、锤子、电钻、小刀等各种工具设备满满当当,墙上还挂着顺带售卖的鞋带、鞋垫等“周边”产品。

  出乎记者意料的是,鞋店虽小但是生意还不错,记者正常采访的工夫,不停地有顾客走进来。郏师傅报价后,顾客通常都会搞搞价,少一点还可以,少太多郏师傅就不干了。“这是手工活,再少肯定不行!”郏师傅说,自己的底气就来自于手中的技术。

  一位男顾客走进店里,想要更换一双新的牛皮鞋垫。郏师傅拿着鞋垫在鞋里比了几下,手中的大剪刀飞快地转了起来,十几秒的工夫一双鞋垫就剪了出来,塞入鞋内刚刚好。年轻的姑娘专门带着自己闺蜜来修鞋,“从小就看着师傅和阿姨在路边修鞋,这都几十年过去了,他修鞋让人放心。”小到鞋子开胶、大到更换拉链……在郏师傅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中,一双双鞋子重获新生。

  “修鞋是个精细活,同时也是脏活累活,年轻人都不爱干……”忙着手中的活,郏师傅感慨,会这门手艺的人如今慢慢的变少。“好多人都问我何时退休,但是我觉得在家闲着也是闲着,这样每天在店里忙忙碌碌的,反而不觉得累。”坐在低矮的小板凳上,郏师傅透过花镜的镜片,抬头向记者笑道。

  利群东路一转弯的菜市巷,多年前还是一条裁缝一条街。依托着新华商圈的火热的服装消费活力,这里沿街都是钉纽扣、裁裤边、维修箱包的流动摊位。然而如今,这里已经被单车停放点和停车位所取代,能找到的裁缝店寥寥无几,韩玲霞的维修店是其中之一。

  修换拉链、修箱包、背包、修伞、裁裤边、打扣子……这间店面能提供的服务全面多样。韩玲霞和记者说,自己和丈夫何存娃已经在这里干了25年,“就怕顾客找不到,所以一直没换地方。”

  韩玲霞和老伴是甘肃平凉人,上世纪90年代来到银川后,就在菜市巷做起裁缝生意。小小的摊点,维系了一家人的生活。慢慢地随着城市的发展,小修小补的摊位从人行道上撤出,韩玲霞又和丈夫租了一家店面,继续干着老本行。

  走进店里,头顶着两盏日光灯将操作台照得明亮,熨烫区、缝纫区、手工区、材料区都布置得整洁有序,老两口每天早9点开门,晚上八九点关门,每天一半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。

  冲着老两口精湛的手艺而去的顾客也是络绎不绝。裤子长了需要裁个裤边,牛仔裤的纽扣掉了重钉,羽绒服的拉链坏了换新,这些小的维修更换,夫妇二人分工协作很快就能完成。

  除了修补衣物,这些年随着生活的变迁,韩玲霞和丈夫还提供了许多新的服务内容。“我们还能修旅行箱、背包、伞!”从柜台底下摸索出一个大盒子,何存娃向记者展示了里面的宝贝——旅行箱的密码锁。除了这些,还有各种女士包包的五金配件都能找到比较合适的替代品。

  “顾客来修东西,收费从几元到几十元钱都有,分情况而定。”韩玲霞和记者说,这些年其实生意还不错,就是店面一年10万元的租金太高,过高的经营成本意味着更重的生活负担,她认为,小修小补的手艺,更期待便民服务点的回归。“其实在街角能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小角落就足以,既能让需要的市民找得到,也能让手艺人继续发挥作用。”韩玲霞说。

  曾经,补丁衣服是几代人的时代的记忆;如今,补衣这门传统手艺,似乎却成为了一项快要消失的技艺。

  “衣服好好的,就是刮破了点,好可惜。”“衣服上面烫了个洞,哪有地方能补一下”……市民马女士,经常在小区的业主群里看到邻居们发出这样的求助。“虽然现在生活好了,但是很多衣物简单修补后还能继续穿,如果扔了才叫可惜。”在马女士看来,大家小修小补的情怀依然在,但和小时候不同的是,如今补衣匠人却很难找到。

  记者采访中发现,其实在城市街角,补衣匠人依然存在。在新华商圈购物中心东侧巷道里,七八个织补匠人就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这里,以精湛的手艺把破损的衣服复原如初。

  穿针、走线、细细修补……一边忙着手中活,做修补生意的王丽不时询问着过往的路人,“需要补衣服吗?”在新华商圈购物中心东侧巷道一角,七八个补衣匠人一字排开,一边忙着手中的针线活,一边招揽着生意。“之前干这行的老太太都退休了,现在我们年轻人上岗了,已经干了10年了!”王丽是甘肃人,多年前来到银川的她,跟随师傅学了两年补衣服的技术,之后加入了这个行业。

  从每天早上出摊,到天色变暗归家,无论寒来暑往、春去冬来,王丽一天大部分的时间,就是坐在街头的小板凳上穿针引线,将一件件衣服修旧如初。“现在的补衣服可不像以前打个补丁就行,好师傅补完的衣服,一点都看不出补过的痕迹。”在王丽的铁皮工具盒里,集齐了各种颜色的线,这也是她的“法宝”。“不同衣服、不一样的材质、不同织造方法,要求都各不相同。”为了将衣服织补得不露痕迹,王丽有时候得把一块布料反复研究半天。有的面料看似简单,里面却混搭了好几种颜色,简单的活一个小时就能够实现,复杂些的甚至要耗费两三天时间。有时即使是一个拇指大小的破洞,也得花几个小时才能织补修复好。除了修衣服,王丽还能补鞋、绣花,简单的技艺非常考验匠人的细致与耐心。

  收到顾客的衣服后,王丽会留下联系方式,约定好时间,衣服修好后再通知顾客前来领取。平日里,天气晴好的时候,她和姐妹们会多经营些时间,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,也可以把活带回家干。有时候大家边聊着天,手中的衣物也就修补完成了。“在这里也挺好的,很多市民都知道这里能补衣服,如果再换地方恐怕大家就找不到我们了。”王丽笑着说道。

 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,其实“小修小补”一直都在。但是,摊位店家多为不熟悉互联网运作的老年群体,很难将自己宣传出去,他们的经营或多或少面临着连锁修理品牌的冲击;另外,城市外来人口慢慢的变多,过去以“熟人社会”构成的老旧社区,也逐渐被新的城市居民区所取代。特别是如今,年轻一代习惯用网络站点平台进行搜索,遇到修补需求时,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,想要找到近旁的维修点都有点难度。

  考虑到居民的需求,我市一些社区也在不断探索更多的方式,通过打造近邻生活圈、成立便民服务队等方式,更好地满足大家的生活需求。在永宁县团结西路街道办宁和社区,365便民坊五微志愿服务活动大集在2022年启动,宁和社区从志愿者队伍、青工群体中挖掘了一批技能达人,并牵头成立了社区第一支便民服务队,以便民服务大集为载体,每月定期前往小区楼下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快捷的便民服务,在志愿者的巧手下,一件件物件都“重获新生”。“磨剪子、戗菜刀,修理小家电,这些琐碎小事不算复杂,但自己又做不好,如果在家门口不绕圈子就能顺利解决,自然会方便许多,也会给居民生活带来更多确定性、安全感,构建起熟悉又亲切的便民生活圈。”宁和社区党支部书记郭瑞芬说道。

  “小修小补”也是城市“烟火气”的一部分。对于商务部提倡的“小修小补”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,市民王先生也有自己的期待。“希望有关部门在精准管理中下功夫,科学规划建设更多的城市便民生活圈,也给小摊点开辟出一定的经营空间,让从业者安居乐业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服务。”王先生说,希望“小修小补”能真正融入城市生活,成为构成幸福的重要元素。